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八五”往事(下)

来源:美术文献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本文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对“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美术思潮》、“湖北青年美术节”与“部落·部落”展的举办,还有《美术文献》的诞生进行了回顾。 (接上期) 四、

编者按:本文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对“湖北中国画新作邀请展”、《美术思潮》、“湖北青年美术节”与“部落·部落”展的举办,还有《美术文献》的诞生进行了回顾。

(接上期)

四、“湖北青年美术节”与“部落·部落”展的举办

虽然新生的杂志《美术思潮》与湖北的一些中青年理论家的文章于1985年在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湖北地区这一年里却没有在前卫艺术界出现十分有名的青年艺术群体,更没有出现公认的拔尖的作品。与东北、西南和江南地区相比,明显存在很大的距离,这也使得国内曾经产生了“湖北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说法。为了促进青年艺术群体更多地出现,进而推动湖北青年美术创作的健康发展。1986年年初,湖北美协主席团在第一次会议上决定,要在全省范围内举办规模宏大的“湖北青年美术节”,并定下了“自筹经费、自寻场地、自选作品”的基本原则。由唐小禾任此次活动的负责人,我任秘书。此后,也就是4月15日,“青年美术创作座谈会”在湖北文联二楼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30多位青年艺术家不仅对如何办好“湖北青年美术节”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而且还就全国及全省青年美术创作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由于举办“湖北青年美术节”的决定应和了广大青年艺术家的愿望,所以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经过半年多的积极准备,“湖北青年美术节”于11月1日在武汉、黄石、沙市、襄樊等多个城市同时开幕,共有50个群体与单位和个人的近2000件作品在28个场地展出。此外还举办了学术讲座、艺术交流、幻灯观摩、球赛与舞会等等。在所有的场地里,广大青年艺术家就像过盛大节日一样快乐,他们把自己的探索和追求、体验和思考充分表达出来了。其中,“湖北美术院绘画雕塑展”、“湖北美术学院绘画雕塑展”、“艺友画展”、“圆房子展”、“大学圈展”与“三心二意展”等实力明显要强一些,更受各方面人士的关注。应该说,这次空前的艺术盛事,既打破了过去由美协“大一统”、“大包干”的做法,也解决了经费与场地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自选作品的方式令每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了与观众见面的机会。至于在艺术追求上,最值得提及的就是一些有着强烈创新意识与主体意识的青年艺术家,已经开始注意追求将西方现代派的观念、手法与传统元素相结合。在此过程中,具有浪漫、诡异特点的楚艺术以新的方式得到了继承与发展。而这在国内许多艺术青年争相模仿与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背景下特别有意义,故受到了许多国内著名学者与艺术家的高度好评,由此也涌现了一批很优秀的作品。像傅中望的《天地间》、黄雅莉的《静穆系列》堪称为代表作。1987年4月24日至5月9日,“湖北青年美术节作品选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共展出90多件作品。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下午,来自北京与湖北的30多位艺术家与理论家举行了座谈会。与会者对展览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美术报》等都曾给予专门介绍。著名理论家高名潞曾经这样评价“湖北青年美术节”:“从广泛影响社会生活的角度看,‘八五美术运动’的确由于‘湖北青年美术节’的介入大为增辉。为此,它的历史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他还认为:“湖北美术的活跃局面,除了广大青年美术家和一批具有使命感的理论家的努力之外,与作为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湖北省委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周韶华的支持是分不开的。”[1]

就在“湖北青年美术节”举办后的一个半月,由湖北美术学院15位青年教师组成的“部落·部落” 群体于12月20日在湖北美术学院展览厅推出了第一回展。据组织者强调,之所以故意将这个展览压后推出,乃是想回避以搞运动的方式做艺术。展览共展出了80多件作品,绝大多数是油画。在展览的宣传材料中,参展成员明确强调要“表现本我、正视本我、评价本我、高扬生命”,同时强调要追求艺术语言的完善与精纯。在很大程度上,后者被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上。正如彭德、白荆所说,其成员是在探索他们所感兴趣的艺术,而不是像“八五”的弄潮儿,是以美术去表达一种文化态度[2]。这当然是针对“八五”新潮期间大多数作品很粗糙而言的,但令“部落·部落”群体成员压根也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这种带有精英特点的追求却使该群体处在了“新潮美术”与“新学院艺术”的夹缝之间,即显得有点两不靠,对宣传也很是不利。另外,与“北方艺术群体”、“西南艺术研究群体”等相比,湖北“部落·部落”还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四点上:第一,这个群体仅仅是为此次活动才仓促成立。一方面群体意识较差,另一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艺术主张。到1989年1月15日至22日举办“”展览时,只有其中的6位艺术家参加。第二,与上一点相关,这个群体的不少艺术家过于偏重艺术的形式研究,却较为忽视从新观念、新价值入手去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以致使作品明显缺乏文化针对性。第三,这个群体并没有展开有效而积极的宣传攻势,进而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追求与作品。第四,这个群体的一些成员过于求新求变,而没有坚持将一种想法深入持久地做下去。事实上,以上四个问题也相当普遍地存在于湖北诸群体中。于是,在当时的文化情境中,湖北也鲜有在国内十分著名的前卫艺术团体与艺术家。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qikandaodu/2020/0809/461.html



上一篇:关于没骨花卉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本真的表述——浅议李继开的纸本绘画

美术文献投稿 | 美术文献编辑部| 美术文献版面费 | 美术文献论文发表 | 美术文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文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