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术文献》栏目设置[05/29]
- · 《美术文献》数据库收录[05/29]
- · 《美术文献》收稿方向[05/29]
- · 《美术文献》投稿方式[05/29]
- · 《美术文献》征稿要求[05/29]
- · 《美术文献》刊物宗旨[05/29]
新形势下美术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探索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019年起福建省中职学校的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铺开,此一政策的正式推行,事实上改变了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将原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的教育模式转换为升学为主、就业为
2019年起福建省中职学校的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铺开,此一政策的正式推行,事实上改变了绝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将原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的教育模式转换为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教育模式。在此新形势下,各升学专业课程都得到了学校前所未有地重视,也对我们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作为美术类专业课老师,通过对新形势剖析,提出通过两个突破来有效地解决新形势下美术课教学的困境。其一,通过探索创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课程体系,来根本性地解决问题;其二,通过对美术教室的信息化改造,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最后在教学案例展示阶段,通过素描课“透视学原理”,诠释如何创建线上线下一体的信息化教学课堂。
1 探索创建线上线下一体的信息化美术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
省教育政策法规对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2019 年我省正式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其中美术类的《美术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正式版也同时下发。然而随着考试大纲的确立,与大纲相对应的参考书和讲义却没有同时下发,在现存的资料又无法统一的情况下,如何制定课程体系便提上学校的议程。
在经过多次的学校间专家联合会议和校企专家论证会后,课程体系的框架大致确认如下:1)教学模式应该较为灵活,不仅要有课堂面授与现场实践的教学模式,还需要有微课网课等新的教学模式;2)要有充足的配套教学资源,要能够适应案例式、情境式、探究式、项目式、任务式等现代化的教学模式;3)课程资源不仅要能有效地提升该专业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要能有效地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教学困境对教学硬件信息化的要求。绘画等艺术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进行实操展示,而受到班级学生数量、教室空间大小及教师教学能力等客观条件所限,导致教师实操示范时,学生只能聚集在老师的周围进行观摩学习,由于学生人数过多,许多学生采取“踮脚尖”“叠罗汉”等形式进行观摩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我校经过多方的实地调研和会议论证,提出“美术实训教室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并进一步建议该信息化应该包含两个部分:其一,该信息化平台不仅要能够实现实时录制、实时播放、音视频同步,还要能够实现同屏播放。以达到现场录制讲台前方教师操作演示的目标,同时实现多屏同显,让所有学生均能清晰看清教师的示范操作,提高教学成效,达到“同人分身”的效果;其二,该信息化平台要能够实现视频的保存和网络播放功能。争取达到一次录制,永久使用的效果,减轻老师的工作量,提升教学效率。
新冠疫情对课程信息化的要求。2019年12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所有学校的线下课堂教学被暂时取消。如何对课程进行信息化的改造,打通线下和线上教学的界限。使教师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智能设备,实现无障碍的线上授课、在线教学,使学生们既可安全避开风险、又能获取知识成为现实需求。
通过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实践,美术课程的信息化要求基本如下:首先,课程要有效地利用借助QQ、腾讯课堂、微信等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授课教师要在每堂课完成后,通过网络布置作业,信息化平台自动改卷。平台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及时向授课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便于老师在次日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讲评;再次,该课程还要方便老师在课后还利用QQ群或微信群组织开展答疑和辅导;最后,该信息化平台要方便学校教务部门利用云端大数据,及时掌握授课教师的教学动态,以便对学校整体的教学进程有宏观的了解。
当前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首先,由于从2019年起,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的全面推行使得中职学生全员参加升学考试成为可能。其次,家长和学生的升学意愿成为原推动力,由于厦门地区学生家庭的经济实力都较强,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小孩进一步深造提升学历水平(厦门5所主要的中职校招生就业办公室的调查显示,2019年全厦门98%的应届中职毕业生都参加了升学考试)。在此现实情况之下,如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迅速有效地提升美术类课程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升学率就成为学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2 探索创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课程体系的可行性
在明确了建设创建线上线下一体的教学课程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我校借助2019 年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的契机,启动了《美术基础》课程资源项目的建设。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qikandaodu/2021/0118/673.html
上一篇:涉及专利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论绘画作品中形象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