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朝美术交流展开幕,刘思齐为毛岸英塑像揭幕

来源:美术文献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昨天下午,伴随着雄壮的歌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朝美术交流展”在位于798艺术区的朝鲜万寿台美术馆开幕。这一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昨天下午,伴随着雄壮的歌声,“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朝美术交流展”在位于798艺术区的朝鲜万寿台美术馆开幕。这一展览同时拉开了“2020北京798艺术节”的序幕。

开幕仪式上,朝鲜艺术家柳河律创作的毛岸英塑像、彭德怀塑像同时揭幕。毛岸英烈士遗孀刘思齐专程出席现场,九旬高龄的她激动不已地说:“看到这么多艺术家的作品,又把我带回了那个火热的战争年代。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和朝鲜牺牲了千千万万的英雄儿女,毛岸英也是其中的一员。他通过了血与火的考验,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痛和骄傲。愿中朝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凝结成的友谊万古长青,也谢谢艺术家完成了我多年的心愿!”

此次展览围绕抗美援朝主题,共展出油画、中国画、朝鲜画100余幅。其中,馆藏的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弥足珍贵,蒋兆和的《友谊深厚情意难忘》、伍必端的《中朝军队并肩打败美国狼》、戴泽的《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柳青的《邱少云》、梁玉龙的《黄继光》等,凝聚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典型的时代特征,将观众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当中。此外,中国书协副主席刘洪彪的草书作品《英雄赞歌》、军旅书法家陈联合为朝鲜画家金仁石画作《跨过鸭绿江》题跋志愿军战歌……多幅书法作品热情讴歌了志愿军的英雄主义精神。

六米长的画作《胜利鼓声》是此次展览中画幅最大的一件作品,由中国水墨人物画家史国良与朝鲜功勋画家金仁石合作创作。史国良介绍,这是中朝两国画家首次联手创作一幅作品,“朝鲜画重色彩、块面,中国画重笔墨、线条,我们的合作就是互相借鉴和靠拢,画里画外都凝结并象征着中朝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深厚友情,希望这样的合作今后还能继续下去。”

展览还展出了画家尤有中的多件战地速写和摄影作品,生动真实地还原了一线的战地生活,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1952年冬天,尤有中主动要求随志愿军赴朝,在“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上,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采访写生,记录、创作了大量反映战场生活的作品,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战地画家”。

《跨过鸭绿江》是油画家侯一民创作的描绘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的历史油画。在这幅作品旁边,还展出了侯一民作为战地记者奔赴前线时穿的军装。“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想不到志愿军的棉衣这么薄。”一位观众感慨不已。

朝鲜万寿台美术馆馆长吉正太透露,他曾在去年和朝鲜艺术家一同去拜访侯一民老先生,当时侯老还用标准的朝鲜语向他们问好:“我们这一代人对抗美援朝有很深的情结,但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只是在教科书上读到这段历史,希望这次展览能够让大家加深了解,让中朝友谊世世代代延续下去。”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李俐

流程编辑 吴越

文章来源:《美术文献》 网址: http://www.mswxzz.cn/zonghexinwen/2020/1107/645.html



上一篇:中华艺术宫“一带一路”美术展,呈现70国两百多
下一篇:“艺术热干面”端上中国美术馆

美术文献投稿 | 美术文献编辑部| 美术文献版面费 | 美术文献论文发表 | 美术文献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美术文献》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